.jpg)
丛叔绢 2025-02-08 11:22:30
1. 硬盘(Hard Disk):这是容量最大的存储设备,适用于长时间存储大量数据和运行系统。
2. 软驱(Floppy Disk):主流尺寸为3.5英寸和5.25英寸,容量相对较小,主要用于存储和传输少量数据。
3. 可移动存储介质:除了3.5英寸软盘,还有1.44MB的软盘,容量相对较小,但因其便携性而广泛使用。
4. CD-ROM:虽然主要用于读取光盘,但也可写入数据(CD-R和CD-RW),这个时期开始流行,用来存储多媒体和软件。
90年代的计算机通常配备有以上几种存储介质,其中硬盘是主要的长期存储设备,而软驱和可移动存储介质则用于临时数据交换和便携存储。随着技术的发展,到90年代末期,USB闪存盘和更高容量的硬盘开始逐渐普及。

.jpg)
植仲优 2025-02-08 10:19:13

.jpg)
山河风光 2025-02-08 10:54:54
.jpg)
宇季丁 2025-02-08 11:39:17

.jpg)
朋叔燎 2025-02-09 12:56:58
1. 硬盘接入速度:
磁带媒介的读写速度较慢,大多用于备份,而非日常数据访问。
硬盘开始普及,速度较慢但在当时已经足够应对大多数数据访问需求。
2. 磁盘大小和速度:
90年代初期,一般新型硬盘的存储容量约为500MB到2GB。到90年代中后期,硬盘容量可能达到8GB甚至更高。
磁盘读写速度其时不如现在的固态硬盘(SSD)快,当时的平均转速普遍在每分钟5400到7200转之间。
3. 接口技术:
最常见的是IDE(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接口,它与CPU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相对较低,但在当时已经是一个显著的提升。
SCSI(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也是一个流行的硬盘接口,特别是在服务器领域,提供更高的事件速率和更好的错误恢复能力。 4. 船舶公司和设计:
一些知名的硬盘制造商如西部数据(Western Digital)、希捷(Seagate)和东芝(Toshiba)在这一时期提供多种格式的硬盘,如3.5英寸的磁盘。
硬盘的尺寸和没有传统机械部件的初期固态硬盘(SSD)开始出现,但SSD还处于早期发展阶段,成本较高,普通市场上仍然是相对来说税盘占主流。
综上所述,90年代在电脑磁盘技术上取得了很大进步,但相比今天使用的高速且大容量的固态硬盘和高级SSD接口,当时的技术显得较为原始。90年代的磁盘更多是一种可靠性与功能的平衡点,满足大量数据的读写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