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谢伯游 2025-03-28 10:14:30
1. 启动模式(Boot Mode):定义了设备开启的方式,包括一次性启动或循环启动。
2. 电源路径时序(Power Delivery Timing):控制电源信号如VCC、VDD、VccAux等的开启顺序和时延,以防止电路损坏,确保电气部件的安全启动。
3. 必需测试值(Critical Readings):设备在启动时需满足某些电力条件,例如检测电源电压、温度或其他条件是否满足,这些读数对于确保制约过程中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4. 睡眠模式控制(Sleep Mode Control):参数通常包括决定设备进入和脱离睡眠状态的时间,确保电子设备的节能与性能需求之间的平衡。
5. 热控制(Thermal Control): 检测和控制设备内部的温度,设定相应的温度临界值以避免过热保护机制被激活。
6. 恢复延迟(Recovery Delay):定义从设备关机或进入睡眠状态到再次完全上电所需的时间,确保所有内部组件有足够的时间冷却和准备重新激活。
7. 错误处理(Error Handling):在检测到电源或电源管理错误时,定义适当的行为,比如开启告警或者关机保护机制。
8. 软启动和软关机(Soft Boot and Soft Shutdown):逐渐地降低电压和电流,以避免尖峰现象或冲击,对保护敏感组件非常关键。
9. 监控和报告(Monitoring and Reporting): 允许实时监控电源时序活动并使用特定的日志或报告工具来追踪任何异常。
根据应用的特定设备,这些参数的具体名称和值会有所不同,但上述参数通常涵盖了电源时序器的主要功能。正确设置这些参数对于延长设备寿命、提升性能和用户满意度都是非常重要的。在设计和调试电源时序系统时,工程师通常需要不断调整这些参数以达到最佳性能和可靠性的平衡。

.jpg)
汤叔致 2025-03-29 17:33:12

.jpg)
蒯仲银 2025-03-31 10:46:22

.jpg)
允仲芳 2025-03-29 17:45:30
.jpg)
弥季森 2025-03-30 12:06:11
.jpg)
毕仲抒 2025-03-31 15:04:23
1. 输入电压类型:如AC 220V,AC 110V等。
2. 输出电压类型:如AC/DC 5V,AC/DC 12V等。
3. 输出电流类型:如1A, 2A, 3A等。
4. 工作频率类型:如50Hz, 60Hz等。
5. 控制方式类型:如PWM控制,PFM控制等。
6. 保护功能类型:如过压保护,过流保护,短路保护等。